冒着春雨回了趟老家

作者:黄维 来源: 录入者:admin 发布时间:2017年04月12日 点击数: 【字体:

  今年清明节假这天,天空下起了蒙蒙细雨,我想起了唐代诗人杜牧在《清明》这首诗中写道: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不管是我居住的小区,还是县城郊区,城乡到处是一派盎然春意,天气亮的比以前早了,气温渐渐暖和起来了,心情也愈益快乐了。这天我起床比较早,照例坚持晨练后,收拾起简单的行囊,便骑着车回老家。

  从县城家里出发,经过316国道,骑行在通往老家的通组水泥路上。行进在乡村道路上,两旁大都是盛开的油菜花,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田园风光。不到半个小时,就到了家了。这要万分感谢脚下的通村通组联户水泥路,在这雨天、在这丘陵地区,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能到家,现在出行真顺畅!

  3年前我买了电动车,回家比以前便利多了,每逢双休日、节假日,或独自、或与女儿、妻子,几乎每周都能回趟老家。一首歌唱的真好:“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给妈妈刷刷筷子洗洗碗,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在城市生活惯了,回到老家还多少有些不习惯。母亲一个人在家住着,土木结构房子,她种了几亩地的庄稼,种了菜、养了鸡。回到家里,母亲看到我衣服被雨淋湿了,赶紧让我换衣服,坐着烤火,别在外面去。有几个周没有回老家了,对这里的一切都感到新鲜。我坐不住,在小村里到处走走。烟雨迷蒙下的小村,漫山遍野到处是金黄色的油菜花、碧绿的小麦。由于是春雨绵绵的缘故,在僻静的村子里难得遇到一个熟人。

  我走到村子耕地连片面积最大的地方,有作物长势喜人的地块,也有荒芜的地块,有种植着板栗、柑桔的地块,有刚刚春耕过准备播种的地块。现在,农民种地的自主性提高了,想种、不想种、种什么都自己决定,有不少农民种地积极性下降了。在经济发达的地区,依靠政策、科技、投入,现代农业园区、家庭农场飞速发展,“三农”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在这里,才感觉到老家发展确实有些慢了。

  清明时节,为老祖宗扫墓、祭祀,积极政府号召,做到低碳环保、绿色祭扫。每年清明,我都要到县城林场里,领取几株侧柏树苗,栽在祖先的坟墓旁,在祭奠的同时,保护了环境,绿化了荒山,改善了环境。今年我又领到苗子,及时栽植了下去。

  等到把手头上该干的事忙完了,又坐在老家里了,母亲也把晚餐做好了。一边吃着饭,一边思绪万千,耳畔传来零星鞭炮声。清明节一方面缅怀先祖,心中难免有些伤感。由于疾病、贫困等原因,有好几位乡亲年纪很轻便长眠在老家的土地上,十分感叹生命的脆弱、短暂。耳闻目睹现在老家的一切,一方面大部分农民通过辛勤劳动、外出务工、经商、办企业等方式,逐步富裕起来了。但仍有一部分农民还是贫困户,在党的脱贫攻坚政策指引下,正在向小康生活迈进。我想起了以前,想起了小的时候,坐在家里,在乡村大道上,生产队长大声吆喝着“做活路了、做活路了”。年幼的我,知道他喊着“做活路”,其实正是大集体时代,下午时分,队上的群众都带着锄头等农具去包谷地、红苕里干着播种、锄草等农活。那时,村民终日忙碌着,也只能勉强解决温饱,虽然物质比较贫困,但人们精神上还是比较快乐的。这以后,我上了初中、考上了中专,参加了工作,离开了老家,农村也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每个人都有老家,老家是根,有难以割舍的情怀。今年,我帮包了几户贫困户。单位有4个贫困村,为了确保年底前全部脱贫摘帽,实行领导联村、干部包村、一般干部联贫困户的机制。在基层工作十几年了,对农村工作越来越熟悉了。我所联贫困户大部分居住在离集镇15公里以上的山区村。有时候自己骑车、乘车到村,有时与同事坐车一同到村,在村组干部的积极支持和配合下,深入到所联贫困户家中。“只有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你当亲人”。迈进大多是土木结构的房子,大部分都是老弱病残群众呆在家里。我们把他们当成自己人看待,详细询问帮包对象家庭成员、耕地(林地)面积、人均收入等信息资料,同他们在一起拍照,在一起吃饭……只有更多的深入到贫困户家中,才能把情况摸清、摸透。我常常扪心自问,帮包的贫困户,能为他们做点什么?只有克服一切困难,才能完成脱贫坚任务,使这里的父老乡亲早日摆脱贫困,过上小康生活。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建设幸福新农村,在这美丽的春天,我对未来充满无限憧憬和希望。抚今追昔,十分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激励把工作干得更出色。我相信老家的变化定会越来越大,会有更多的人出彩,人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