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阅读成为一生的朋友 -----写在第21个世界读书日前

作者:文才立 来源: 录入者:admin 发布时间:2017年04月19日 点击数: 【字体:

  在我看来,坚持阅读是唯一可以让人自内而外产生一种高贵气质的方法。我最欣赏的一句话是:“要么去旅行,要么去读书,身体和灵魂总要有一个在路上”。

  二十年前的农村,物质条件极为贫乏,在我生活的小山村很难见到什么真正意义上的书籍,同学之间相互借阅的几本连环画,可以算得上我们那时候最宝贵的财富,而就是这些连环画让我对阅读产生了浓厚兴趣。直到后来我考上了镇上的初中,才真正在学校的图书馆见识到了一些像样的书籍,我像一条鱼一样,每天遨游在书的海洋里,那段时间,我读的最多的就是金庸、古龙等人的武侠小说。就在不知不觉当中,我因为阅读开始爱上了写作,并一直坚持写作到现在。回想起来,真正意义上的阅读,绝对不应该是功利性的。比方讲,我明年要考什么证了,我现在就开始拼命看书,我认为这只是一种应付,很难在阅读中体会到快乐。阅读并不是一件需要向别人炫耀的东西,比方讲我爱看书,你爱喝酒、爱打牌,并不见得我比你高雅多少,我们感受到的快乐是一样的,但显而易见的是,阅读带给人的快乐是由内而外的,这种快乐更持久,甚至能伴随人的一生。

  我说这些,并不见得我每年一定就读了多少本书,坦率的讲,我已经好几年没有静下心来,安安静静读一本书了,好多新书买回来,就束之高阁。我之所以每年还能写出那么几个“小方块”,我想这其实得益于我对生活的感悟,对于身边很多像我一样底层人物的关怀,对于乡土文学的热爱。但是没有大量的阅读来为写作进行积累,我想这样的写作也是没有生命力的。今天,当我决定重新捡起书本,认真开始阅读时,我想最大的动力来源于我的孩子,我希望通过我的阅读来给他树立一个榜样,营造一种阅读的氛围。我在想,在今天这样好的一个时代,为什么很少有人能够安安静静捧一本书来看?我想关键在于那些碎片化的信息,碎片化的书籍充斥着我们每天的生活,我们时刻都处于一种躁动与不安当中。很难说我们没有阅读,相反我们每天都在网上进行这大量阅读,我把这些阅读称为碎片化的阅读,而这样的阅读时毫无意义的,只是我们为了消遣,为了取乐,为了刺激的一种生活方式。试问一下,我们有多久没有闻一闻书墨的香味了,一个不看书的民族,其实是非常可怕的。可怕之处在于我们的文化自觉,我们的审美情趣,我们的三观塑造等正在被网络引入歧途或是消灭殆尽。

  为什么我们要在今天如此重视阅读,特别是加强对下一代阅读习惯的养成?答案是长期的不阅读,正在塑造着更多的机器人,他们能力超强,但他们缺乏感情,没有温度,对待生命的态度是冷漠的,对待人与自然缺乏起码的敬畏。我想阅读最起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功能,一是培养高尚的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书籍是前人或者优秀的人留给我们宝贵的精神食粮,我们通过阅读就可以直接和这些圣人先贤对话交流,在这样的交流当中,我们的情感,我们的思想,我们的观念自然会被他们所指引,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视觉自然会更加开阔。二是通过阅读我们可以帮助孩子建立一个强大内心世界,培养一种对待外界自我调节与适应能力。

  人活在世上,为什么有的人会感觉无所适从,会感觉到纠结,不安,惶恐,我想这源自于他没有建立起自己的世界观,别人太容易干扰到他的生活。我读南怀瑾先生讲《论语》,他在里面说到,教育的目的就是教会我们洒扫、应对和进退,对于今人,这些都是很深的学问,特别是应对和进退,就很好的给我们讲了如何应对自我内心,如何待人接物,如何应对自然界,也只有通过阅读,我们才能不断丰富内心,不断完善自我,最终做到知行合一。三是通过阅读我们可以感受到语言的魅力,在传统文学当中感受到中国历史文化的沉淀,增强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阅读我们到底该让孩子们读什么,我当然没有资格去建议,但是我想对于我的孩子当然首先是要读经典的,特别是启蒙教育,《弟子规》、《三字经》、《论语》等传统国学必是不可少的。兴趣是一点点培养的,培养孩子阅读的习惯我想正是父母能 给予孩子一生的礼物,将让他终身受益。

  按照儿子所在幼儿园的老师要求,让每一位学生家长写一篇关于阅读的心得体会,于是我写了这些。我常常在想,我们的孩子那么小,他们就像一张白纸一样来到这个世界,我们到底要教给他什么?让他们成为什么样的人?想来想去,我想阅读是他们必须要学会的,学会了阅读,他们至少不会感觉到孤单寂寞,我希望我的孩子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就是这样简单。愿阅读给你所有想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