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时代背景下,地方人大的监督工作对于推动地方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专题询问作为人大监督的重要形式之一,以其针对性强、互动性高、实效性明显的特点,成为地方人大履行监督职责的有力手段。汉阴县人大常委会在专题询问工作中的积极探索,为新时代地方人大监督工作创新发展提供了生动实践样本。
一、实践意义
推动工作落实,解决实际问题。专题询问能够聚焦党委工作重点、政府工作难点、群众关心热点,通过面对面的问答,促使政府部门直面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例如,汉阴县人大常委会选取教育资源均衡发展、民生实事重点项目建设等领域,以小切口进行连续跟踪、持续问效,针对收集到的问题对相关部门进行询问,有效推动了民生实事项目的落地,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这种监督方式能够精准发力,推动政府部门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提升工作效率和质量。
增强监督实效,树立人大权威。专题询问比一般意义上的询问更具严肃性和刚性。它通过规范的程序和深入的调研,使人大监督更加有的放矢。汉阴县人大常委会在开展视察调研、执法检查前,通过制定实施方案、召开动员部署会、发放调查问卷、组织座谈交流等全方位深层次摸排实情,并在此基础上开展的专题询问,能够直击问题要害,使监督更具实效。同时,人大通过行使专题询问权,展现了其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职能,提升了人大在推动地方治理中的权威和影响力。
促进民主公开,践行全过程民主。专题询问的过程向社会公开,畅通了人民群众和人大代表建言献策的渠道。汉阴县人大常委会在民生实事项目征集及专题询问过程中,广泛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将人民的声音融入到监督工作中。这种方式让人民群众切实参与到地方事务的监督和决策过程中,丰富和发展了全过程人民民主。通过专题询问,人民的意愿得到充分表达,政府的工作更加透明,促进了民主政治的发展。
二、具体探索
聚焦关键,精准选题。汉阴县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地方发展的关键问题和民生关切进行选题。如在对全县重点项目和民生实事建设情况的专题询问中,涉及到多个重点项目和民生实事。选题紧密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群众生活实际,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通过对这些重点领域的询问,能够有效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
深入调研,夯实基础。在开展专题询问前,汉阴县人大常委会通过各级人大代表联络站和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汉阴基层立法联系点,做了大量深入细致的调研工作。以8月20日汉阴县人大常委会聚焦县域紧密型教共体建设情况开展的专题询问为例,由主任会议决定并成立调研组,分别对该县城关一小、实验小学、县初级中学东校区、涧池镇中心小学和县教体局等地,通过实地查看、听取汇报、座谈交流、电话访谈、民主测评等方式,对县域紧密型教共体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为专题询问提供了充分的依据,使人大代表和常委会组成人员能够全面了解相关工作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从而在询问中能够提出更有针对性、更具深度的问题。
规范流程,有序推进。汉阴县人大常委会在专题询问过程中遵循规范的程序。一般先组织代表对相关项目或工作进行集中调研视察、执法检查,了解实际情况。然后在常委会会议上听取政府相关专项工作报告,之后进行专题询问。在询问过程中,代表们的问题重点突出、直奔主题,政府部门负责人直面问题、实事求是作答。例如在重点项目和民生实事专题询问大会上,代表们提出21项26个问题,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一一应答,整个过程规范有序,体现了专题询问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跟踪问效,确保落地。专题询问的目的在于推动问题的解决,汉阴县人大常委会注重跟踪问效。专题询问结束后,相关工委对调研视察及专题询问情况及时汇总整理,形成书面视察意见、询问意见和具体问题交办清单,经主任会议审定后,交由县政府及相关部门研究处理、限期办理落实。通过这种跟踪问效机制,确保了询问中提出的问题能够得到切实解决,使专题询问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三、存在问题及改进建议
虽然现如今专题询问已作为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增强监督效能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和手段,但结合实际来看,还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思想认识不足。部分地方人大对专题询问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认为只是形式上的询问,难以解决实际问题,存在不愿问的情况;一些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担心影响与“一府两院”的关系,不敢充分行使询问权。二是程序规范欠缺。虽然有一些地方人大开展了专题询问,但在问什么、怎么问、怎么答等方面尚无统一规范,操作程序不严谨,导致部分专题询问效果不佳。三是询问质量不高。部分组成人员缺乏相关知识和技能,提问题抓不住重点和关键,针对性不强,互动性不高,影响了专题询问的深度和效果。
为进一步规范专题询问的程序,提高人大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的质效,结合工作实践特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强化学习培训。组织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代表深入学习相关法律法规,明确专题询问的性质、目的和作用,提高思想认识。通过模拟训练、专题讲座等方式,帮助他们掌握专题询问程序和方法,提升询问能力。二是完善制度规范。制定详细、规范的专题询问工作办法,对选题、调研、询问、督办等各个环节进行明确规定,使专题询问有章可循,确保程序的规范性和严肃性。三是创新方式方法。除了传统的现场问答方式,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通过数字人大建设,开展 “云询问”,拓宽公众参与渠道,增强互动性。同时,在询问过程中,鼓励提出更具尖锐性和针对性的问题,提高询问质量。
专题询问是人大监督工作与时俱进的生动实践。汉阴县人大常委会的实践表明,只有坚持问题导向、民本导向、实效导向,不断完善监督机制,才能让专题询问真正成为推动工作的“利器”、联系群众的“桥梁”,为推进地方治理现代化提供坚实法治保障。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应持续深化专题询问实践创新,以高质量监督护航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