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袁隆平

作者:伍昆山 来源: 录入者:hyrd 发布时间:2021年05月22日 点击数: 【字体:

   

如果说一个大有利于人民的人,袁公则可堪“人民功勋”四个字。    

二零二一年五月二十二日上午11时左右,在打扫完卫生坐在长椅上休息的间隙,一则“袁公逝世”的消息让我大为震惊,使我艰难于呼吸视听,呆在那而久久不能自已,我立即求证于网络媒体,各类消息层出不穷,终究还是“谣传”二字大为舒心,我与友人用着粗鄙的话语咒骂着所谓的“造谣者”,谴责着这博人眼球的消息。虽是如此,但我的心中还是起伏不定,总是对这位熟悉的老人而牵绊着……    

对于袁公起初的认识,是源于小学科学书本上,那时的袁公手捧稻穗,咧着笑容格外让我觉得亲切而自然,后面,这种的印象在我的脑海中形成的固定的思维,也就是一二十年的光景吧,我对这位亲切而自然的面孔没有任何过多的关注,只知道他在人间,就在我们每日餐桌上一粒粒填饱肚子的大米中。总之,在我记忆上,这便是最后一次了,这次,他真正的离开了,世界上倘若真正的有“在天之灵”,那么,对于生者是无意义的,对于逝者,也算是最好的表达了。    

  

袁公逝世的消息是我在午睡后得到确切的,真相压倒了谣传,我兀的突然想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我并没有想到很多,脑海中浮现的是小学课本上“十里长街送总理”的场景,那种灰黑色的压抑感,顿时充满在我浑身上下,连着每一寸的血管流淌过的血液都是哀伤的,我没有经历过那十里长送的悲恸与哀愁,但,在今日,我看到了,那在记忆中熟悉的场景就活生生的呈现在我的眼前,“十里长街送袁老”,让我更加为之而潸然,人人心中都有一杆称,一个人的作为,不在乎衣物穿着、家财万贯,更多的是在一个平凡的事情中做出有利于国家、有利于人民的事业,就如袁老那样,把论文写在中华大地上,把对国家、对人民那份深沉的爱意表现在14亿中华二女一日三餐的饭碗里,他是那样的平凡,他是那样的伟大,他在14亿中国人心中的位置如同举国哀悼周总理的那样,他是一个毫无利己动机,把解决中国人民甚至是全人类口欲温饱作为自己毕生苦苦追求的事业,是一个大写的人。  

可能对于饿肚子这件事情来说,我的切身体会还不是那么真实,我奶奶和我父亲、母亲那一辈人,尤其是我奶奶,对于土地劳作和珍惜粮食有着深厚的情感。奶奶现在已八十的高龄,每次回家,在一起吃饭的时候,对于散落在桌面上的饭粒,她总是会用两根布满皱纹的手指捻起来,然后吃掉。这样的习惯,作为长孙,我继承了,不管是在任何场合用餐,我都会小心翼翼的不让自己从嘴里掉落一颗米粒,因为我能在大口吃饭的时候,奶奶谈到饿肚子时候眼中那盈满泪水的样子……  

今日,也就是五月二十二日下午13时07分,一个让我们吃饱了肚子的老人,一个终生耕耘在中华大地上的老人,一个该让我们永远铭记的老人——离开了我们。这时,我的思绪是复杂的,我不知道该用什么言语来表达对这位老人的崇敬与悼念。所幸,我只能把珍惜粮食加以传承,用“仰无愧于天,俯无愧于地,行无愧于人,止无愧于心”这样大道圣言来贯于袁公。呜呼,袁公千古!    

  

作为一名无党派人士,袁公的毕生是极其光荣而伟大的,他让14亿中国人民牢牢的端稳了自己的饭碗,并让这饭碗闪耀着共产主义的光辉,这是一种什么精神?这就是所谓的“中华民族”精神,是一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这样的精神,是值得我,甚至每一个有着半点良知的中国人去学习的。    

正如毛泽东主席在《纪念白求恩》一文中所说那样,“对于他的死,我是很悲痛的。现在大家纪念他,可见他的精神感人之深。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我想,袁公正是这样的一个人。    

他,走了!国人对他深深地缅怀;    

他,走了!国人对他无尽的思念;    

他为餐桌上留下了一粒粒消除饥饿的粮食……    

国士无双,山河哀悼。    

人民英雄,永志尚飨。    

永远怀恋,国之脊梁。    

深切悼念袁隆平先生!    

     

(五月二十二日)二零二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