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文化根

作者:伍昆山 来源: 录入者:hyrd 发布时间:2020年02月14日 点击数: 【字体:

在我的书桌旁有一本《世界最美的散文大全集》,这本书是我文化的启蒙书籍,也一直是我对于文化根的一种标榜,在一个复杂浮躁的社会,这也是我找到内心净土的一剂良方,或境遇变迁,感时伤世,忧国忧民;或赏玩爱物,历数细节,歌咏感叹;或置身美景,赏心悦目,胸怀舒畅;或怀乡思远,心愿难了,婉转缠绵。一切都是陶冶,这便就是充满真性情的文化镜子,心灵给养的一把标尺。    

鲁迅先生在《纪念刘和珍君》一文中徜徉出“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在文化漂浮的今天,我们却也很少提到传统文化根,尽管我们有时倒也从反面用它,但也常常抱怨缺乏传统与个人才能这种东西,现代是无法追踪到孔孟诸子百家这种文化传统或者某个传统,太纷乱的至多我们总是使用它的形容词形式去说明一下罢了,但在特定的场合,往往还是追求的与国际接轨,运用Fashionablech言语或是词汇去表达,因为这是所谓的“国标”,被冠以“国标”二字的事物往往都微具褒义,可使得产生某种复现的可喜的联想,这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真的,如果你能将这事与那门可敬可喜的学问安然结合,那么,传统的文化根在日常人的耳中听起来便觉不舒服。洋气之于传统,后者在人们眼中往往就是“酸儒”“腐朽”“泥古不化”之类的……  

显然,我们之于文化根的标榜总是以天朝上国自居的。“初春令月,气淑风和”中的“令和”二字成为了一个社会机器的年号时,大多数的眼光便又用“文化根”来不断的意淫着自己,年号典出何处?各执一词,最终,狡猾的大多数还是“双重出典”完胜了这场纷争,文化是包容的,也是互通的,而且具有各自的批评思想,对于某些事物的认同大多数的确有做的不足之处,“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八个字出现了邮寄的包裹上,再一次激起大多数的反应,却也奇怪,这次的反应居然是自省,八个字犹如细针刺进了脑髓般,开始沉默,终究还是爆发了,这场的爆发或许也是一阵痛爽,痛爽过后还是沉默,大多数已然习惯了这样的方式,刺痛一次,爆发一次,沉默一次,周而复始的享受着刺痛、爆发、沉默带来的快感,这种快感是小心翼翼,唯恐不及的。  

说来不无奇怪,在寻觅文化根的同时总是会无可避免的一些旧的标准的裁判,不过也只是受裁判,而不是被肢解,对于一种文化来说,仅仅求得与传统符合即是完全未能符合,大多数倒也并不完全认为是具有价值的,文化带不来真金白银,而却是让人无限的拘囿自己,达到一种和谐的状态。中国人喜爱中庸,不就正是这样吗?显然,文化之根是个神圣事物,不受外界印象所控制。  

这篇短述不拟涉入国家机器以及地域差异领域,而仅希望得出一些寻找文化之根的少部分人走自己的路而有所裨益的实际性结论。毕竟,在周围人的眼里,自己便就是“酸儒”“腐朽”“泥古不化”之类的……  

笔劲无力,徒增笑耳罢!

二月十二日(二〇二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