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县域医疗服务共同体改革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作者: 来源: 录入者:hyrd 发布时间:2018年06月01日 点击数: 【字体:

汉阴县人大常委会调研组   

关于县域医疗服务共同体改革工作情况的  

   

2018年5月31日在汉阴县第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上  

县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作委员会主任   沈雁杰  

主任、副主任、各位委员:  

根据县人大常委会2018年度工作要点安排,为切实做好本次会议听取和审议《县人民政府关于县域医疗服务共同体改革工作情况的报告》的相关准备工作,经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决定,成立以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德军为组长,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教科文卫议题中心发言人沈雁杰、陈刚、柳传鸿、赵军、李晓燕、谢民等同志为成员的调研组,4月中旬,先后深入到县卫计局及县级3所公立医院和6个镇政府及卫生院,通过召开座谈会、实地查看等形式,对我县医共体改革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建立机制,医共体工作初显成效  

我县共设置公立医疗机构179所,其中县级公立医院3所(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县妇幼保健院)、镇卫生院14所、村卫生室163所。2017年4月,为了深入贯彻中省市医疗卫生体制综合改革部署,全面提升县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县政府立足县情,针对镇卫生院“看不了病、留不住人”、县级医院“资源沉不下、病人转不下”、老百姓看病贵看病难的医疗现状,通过认真调查研究,在我县全面实施镇村医疗服务一体化的基础上,由县政府主导、卫计局牵头,又探索建立县医院与漩涡卫生院、县中医院与平梁镇卫生院两个医共体,开展我县1+X医疗服务县镇一体化(简称医共体注释)改革试点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目前,全县县镇医共体改革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一)合理布局,建立县域医疗服务共同体。  

结合各镇卫生院所处地理位置与业务发展短板,我县以3所县级公立医院为牵头单位,14所镇卫生院为成员单位实施县镇一体化管理(其中县人民医院对应7所镇卫生院、县中医医院对应6所镇卫生院、县妇幼保健院对应1所镇卫生院,分别实行人、财、物、业务的“四统一”管理),县级医院和镇卫生院机构设置、行政建制、职能职责、财政投入渠道不变,镇卫生院增挂县级医院分院的牌子,实行一体化后县级医院、镇卫生院人员编制总数不减、财政经费投入不减。  

(二)制定措施,建立工作推进机制。  

县卫计局牵头,制定出台了《汉阴县1+X医疗服务县镇一体化改革工作实施方案》,配套下发了《医师多点执业制度》《双向转诊制度》《复合型医保支付制度》等13个制度,县医院、中医院两大医共体内部也相继成立了管理机构,拟定了各自的医共体《章程》《议事规则》和《成员单位年度主要工作任务》等文件,落实了工作责任,有序推进医共体工作。  

(三)灵活方式,推动优质资源下沉。  

一是实行人员流动“缺一补一”原则。即镇卫生院选送上派一人,县级医院必须下派一人,确保镇卫生院医务人员不减少,服务能力不断档。二是参与成员单位管理。牵头医院对成员单位医疗机构下派若干名骨干医师长期驻守帮扶,并遴选其中一名挂职成员单位业务副院长,既当“专家”又当“管家”。三是开展对口医疗帮扶。县级医院成立3-5人医疗专家小组入住医共体分院进行轮流定期坐诊与巡回指导,让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真正落到实处。  

(四)打造特色,县镇医疗服务质量得到提升。  

一是基层医疗技术能力明显提高。通过牵头医院对医共体分院“师带徒”技术、人员培训、经营管理等支持指导,有6所过去未开展医疗业务的镇卫生院重新开诊,漩涡、平梁中心卫生院闲置的手术室被再次启用。二是专科特色建设得到加强。牵头医院既能突出专科特色又能建设综合分院,既分工又协作,推进医共体发展。目前,县医院正在将医共体漩涡分院着力打造为“南区诊疗中心”,利用县人民医院康复楼建设项目对涧池镇分院实施整体搬迁;中医院已将平梁镇分院建成以中医特色为主的“大专科、小综合”分院。三是患者对分院的满意度提升。镇卫生院的就诊人次与业务收入较去年同期相比提高45%,向下转诊人数增长了60%。  

二、医共体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医疗机构对医共体改革认识不足  

各医疗机构未充分认识医共体改革的重要意义,存在本位主义思想,缺乏改革信心与积极主动性。全县除4家医共体试点单位(县人民医院与漩涡卫生院、县中医医院与平梁卫生院)开展了县镇一体化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外,其余县镇医共体之间仅是松散型业务协作关系。  

(二)县域医共体改革推动力度不够。  

当前,我县医改工作进入“深水区”,医共体改革涉及面广、职责部门多,人、财、物、业务管理深度融合配套政策及措施还需进一步完善;县镇医共体牵头实施部门与成员单位相关体制尚未理顺,推动的合力尚未形成;基层卫生院的科室设置还不尽合理、专业人员匮乏、服务能力有待提高。  

(三)医保支付制度改革进展缓慢。  

医保支付制度是撬动医共体改革的一项重要抓手。目前,支付制度改革“总额预付制”和“按病种付费”工作进展缓慢,上、下运行流程与监督管理还有待加强和完善。  

三、对医共体工作的建议  

(一)强化宣传,增强医共体改革重要性的共识  

县卫计局要加强医共体改革、分级诊疗制度、医保支付制度改革等方面的宣传力度,增强全县上下医务人员对医共体重要性的认识;要组织医共体成员单位干部、专业骨干学习兄弟县市医共体改革的成功经验,达共识、促发展,让医共体改革成果尽早惠及当地百姓。  

(二)强化措施,强力推进医共体改革  

一是明确责任,制定医共体改革工作进度“作战图”。二是紧密配合。县卫计局牵头,县编委办、人社局、财政等部门支持配合,在原“医共体改革方案”的基础上,制定《县镇卫生人员编制一体化方案》《县域内卫生人员流动管理办法》《医共体内部财务管理运行及监督办法》;三是加强督导。“医共体实施方案”及相关配套制度措施已出台,主管部门领导按照“方案”要求,应定期对医共体实施单位督查指导,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四是认真落实“放管服”注释的工作要求,理顺医共体内部人、财、物、业务发展的关系,充分发挥医院及广大医务人员参与医改的主体作用。  

(三)加强监管,保障合疗基金安全运转  

县卫计局、合疗办要加大与上级相关部门的协调力度,加强衔接沟通,促进合疗基金总额预付和按病种付费制度改革尽快落地,用医保支付改革的杠杆作用推动县域医共体改革。同时,县卫计局要强化医疗“四合理”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合理收费)“小病大养”“慢病久养”的监管,达到“控风险、保运转”的目的。  

  

  

注释①“1+X”概念:“1”是指以提升一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为核心;“X”是指因地制宜的多种医联体方式方法:在组织模式上可组建医疗集团、县镇一体化、专科联盟、对口支援及远程医疗协作;在合作关系上可建立紧密型或松散型;在联合数量上可选择单一或若干医疗机构;我县先行选择开展医疗服务县镇一体化改革,以县级两所医院为牵头单位,分别对应1年镇卫生院开展医疗服务县镇一体化改革试点,建立紧密型合作关系,实行人、财、物的统一管理,通过平稳启动、由浅入深、以点带面、不断完善建立管理制度与运行流程,逐步构建以紧密型合作为主,松散型合作为辅的“1+X”医疗服务县镇一体化模式。  

注释②“放管服”概念:“放”即简政放权,降低准入门槛。“管”即公正监管,促进公平竞争。“服”即提供医共体改革医保、医药、医疗“三医联动”服务,营造便利工作环境。